镜子的制作按规格裁好玻璃后,先用自来水冲洗正反两面,然后将铁红粉带水涂在要镀的一面,待干后擦去铁红 粉,水洗干净。再用微量的氯化亚锡溶液擦洗玻璃要镀的面。洗后用水冲净残余的氯化亚锡。最后用干净的水(最好用蒸馏水)冲一下玻璃。将洗干净的玻璃平放在水平的木架或木条上,取银液一份和还原液一份搅拌匀倒上。药液以不流掉为度。约每平方米2分升左右。待其渐渐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晾干。干后再在上面涂一层铁红底漆或其它防锈漆液便成了镜子。
玻璃做的(以下是详细介绍)镜子的制造
玻璃形成反射成像面的表面加工有化学镀银和真空蒸镀两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化学镀银法。这种方法是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加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并稀释成氢氧化银氨复盐,制成镀银液。以转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钾钠溶液为还原液。玻璃经裁切、磨边(必要时还经研磨抛光)、表面洗净后,用氯化亚锡稀溶液敏化,然后洗净,再用镀银液和还原液混合立即浸注表面,镜面形成后洗净,随后可镀铜和涂防护漆。真空蒸镀法是将玻璃洗净,置于0.1~10-4Pa真空度的蒸镀装置中,将螺旋状钨丝通电,产生的高温使螺旋中铝合金蒸发成气态,沉积在玻璃表面形成镜面。亦可用电子枪代替钨丝加热。真空蒸镀法还可将光滑的金属表面加工成镜面编辑本段玻璃镀银制镜技术
原料及要求
玻璃应是平整无缺,中间无气泡的透明玻璃;
硝酸银,含量在99.5%以上;
氨水,浓度为25—28%;
酒石酸钾钠,要化学纯。
制作方法
清洗玻璃:按规格裁好玻璃后,先用自来水冲洗正反两面,然后将铁红粉带水涂在要镀的一面,待干后擦去铁红粉,水洗干净。再用微量的氯化锡溶液擦洗玻璃要镀的面。洗后用水冲净残余的氯化亚锡。最后用干净的水(最好用蒸馏水)冲一下玻璃。
镀银:将洗干净的玻璃平放在水平的木架或木条上,取银液一份和还原液一份搅拌匀倒上。药液以不流掉为度。约每平方米2分升左右。待其渐渐在玻璃上反应出银镜,将多余的药液倒掉,用水冲洗,倒上千分之十的明胶晾干。干后再在上面涂一层铁红底漆或其它防锈漆液便成了镜子。
药液配方
银液:蒸馏水(冷开水也可)2500毫升,硝酸银25克,氨水18.5毫升(经化学反应澄清为止)。
还原液:蒸馏水(冷开水也可)2500毫升,酒石酸钾钠25克,上液加热澄清后再放入硝酸银0.5%,药液守滤后备用。
明胶液:水1000毫升,明胶10克,隔水蒸化。
铁红底漆加适量香蕉水溶液。
准备材料: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葡萄糖、试管、烧杯、热水。
1、首先第一步在试管中加入硝酸银,如下图所示。
2、第二步,如下图所示在有硝酸银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
3、第三步,如下图所示,摇晃试管。
4、第四步,如下图所示在摇晃过的试管加入氨水。
5、第五步,在试管中加入葡萄糖,如下图所示。
6、第六步,加入热水,通过热水加热试管,如下图所示。
7、如下图所示,在试管的管壁上就形成了镜子。
【准备工具】玻璃或者其他反射能力强的材料 金属或者木制外框 强力胶水 剪刀
1.把玻璃片或者塑料片粘贴在有反射能力的材质上。
2.把你刚粘贴的材料,再一次粘贴到一块同样大小并且更薄的木板上。
3.粘贴你的镜子框架,框架可以是木质的也可以是金属的,根据您个人喜好,小心完成,确保镜面和镜框的缝隙没有胶水渗出来。
4.简简单单通过上面三步,一面属于你的镜子就做好了。
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做的。
因将其外表面做的非常平整,并渡反射膜,产生镜面反射。同时一般很平整的反光面都可做镜子用,如304不锈钢表面,或将铜铁磨的很平整也可做镜子用。
镜子的生产原料为普通的玻璃制成品,制作好的玻璃,经过辊道被传送到生产线上。
1、制作镜子的主要材料是玻璃。镜子是一种表面光滑,并且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
2、镜子分平面镜和曲面镜两类。常见的镜子是平面镜,常被人们用来整理仪容。在科学方面,镜子也常被使用在望远镜、镭射、工业器械等仪器上。曲面镜又有凹面镜、凸面镜之分。主要用作化妆镜、家具配件、反射望远镜、汽车后视镜等等。
3、无论是平面镜或者是非平面镜,光线都会遵守反射定律而被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中后,即可在视网膜中形成视觉。
镜子的制作原理是将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然后附在玻璃上。 一般使用的还原剂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钾钠。
镜子是用化学镀银和真空蒸镀两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化学镀银法,它是靠化学的银镜反应涂上去的,在硝酸银的氨水溶液里加进葡萄糖水,葡萄糖把看不见的银离子还原成银微粒,沉积在玻璃上制成银镜,最后再刷上一层漆覆盖就好了。
扩展资料:
古时的镜子
考古发现最早的铜镜是4000多年前齐家文化时代的,它的历史比青铜时代还要早。在殷商、西周时期青铜镜是皇亲国戚的专用器具,平民百姓无缘享用;至春秋战国时,也仅供贵族使用;直至秦汉以后才逐渐成为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用具。
16世纪发明了圆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时发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金属镜逐渐减少。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制的玻璃镜质量高而负有盛名,那时威尼斯人将亮闪闪的锡箔贴在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制镜。
水银是液态金属,能够很好地溶解锡,使其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液体——锡汞剂。这种锡汞剂本领高强,能够紧紧地粘附在玻璃上,制成玻璃镜。